政府采购空调网_空调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原材料带动空调新一轮涨价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贾静龙  发布于:2011-02-28 14:42: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涨还是不涨?空调价格又一次徘徊在十字路口。

  每年年初,虽然是产品销售淡季,但空调价格都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由于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空调价格涨价预期强烈。各空调企业虽未明确表态,苏宁、国美等大型家电卖场却已开始抛出空调采购大单,以减少空调可能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空调涨价呼声渐高之时恰逢新一期节能清单调整,这同样引起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做好空调协议供货信息动态更新、完善后期履约管理成为探讨的一个焦点。

  原材料价格飙升

  成本上升是家电业“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首要难题。据悉,“十一五”期间,家电业制造成本呈上升态势,除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外,原材料平均价格居于历史最高水平,空调能效标准升级也推动了产品成本的上涨。空调作为材料驱动型行业,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大小。2009年,格力、美的产品毛利率上升的一种重要原因就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

  显然,2011年年初铜价飙升使空调企业开始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奥维咨询白电研究部分析师陈军表示,从空调产品结构来看,钢板、铝、塑胶片(HIPS)、压缩机、铜、冷媒是其主要的原材料构成,其中铜可以占到空调成本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铜价对空调产品价格的影响最为直接。

  据了解,目前铜价高达67元/公斤,如此之高的价格只在2006年曾一度出现。2008年下半年后,铜价从60多元/公斤持续下滑,2009年年初跌至19元/公斤左右的5年最低点,而后又平稳上涨。

  在陈军看来,受期货价格影响,短期内铜价不会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会使空调企业备受压力,空调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

  大卖场提前备货

  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元旦之前苏宁、国美等卖场销售人员便透露,元旦过后空调等家电产品会进行新一轮调价。奥维咨询对2011年前7周重点城市空调销售统计数据显示,格力、美的、海尔、志高、奥克斯等主流品牌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同比最高涨幅高达24%。空调价格持续上涨使得苏宁、国美等大型卖场开始提前布局空调市场。

  苏宁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宁已经向美的、海尔、志高、惠而浦、奥克斯、三菱电机、海信、科龙、松下、大金、三菱重工、长虹、格兰仕等空调品牌发出采购大单,总采购量达400万台,其中120万台空调属于特价机型,此次大单采购量占到苏宁全年空调总销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而国美集团也在2010年年底就与国内外空调企业签订采购合同,首批采购规模超过450万套,占到了国美空调总销量的四分之三左右。

  不过,虽然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空调企业并没有轻言“涨价”,多数空调企业负责人表示,期望通过压缩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产品升级等方式尽量抵消原材料成本上涨的负面影响。

  协议供货调价格

  空调价格变化同样可以在空调协议供货中得到反映,以江苏省空调协议供货为例,同样是格力KFR-23GW/K(23556)D1-N1的价格,2011年第一期空调协议供货(1月1日~6月30日)为2149元,而2010年第三期空调协议供货(7月1日~12月31日)为2121元,2010年第一期空调协议供货(1月1日~6月30日)为2012元,时隔一年价格上涨了约6%。

  广东省佛山市政府采购中心主任吴国伟表示,目前协议供货的重点是完善协议供货体系,尤其是加强协议供货后期履约管理。目前,为加强中标供应商维护中标产品型号、价格信息,江苏、辽宁等地区开始借助电子化采购平台,若中标厂家没有定期更新产品信息,其产品就会被系统平台自动屏蔽,只有信息再次更新后才能恢复入围资格。

  不过,某空调企业代表表示,空调协议供货入围产品价格往往可降不可升,一旦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销售中标产品就有可能“亏本”,而一些指定代理商为规避这种风险,可能就会以“无货”为由拒绝供货,从而导致采购单位投诉。因此,协议供货价格要随行就市,应不只要求降价,而且也应当能够涨价。

  短  评

  价格应双向调节

  协议供货价格一直是一个令政府采购各方当事人敏感的话题。项目招标工作准备得是否充分、操作过程是否规范、政府采购各项政策是否落实等,都最终体现到产品的价格方面。因此,产品价格能否真正与市场价格挂钩,将直接决定协议供货执行效果的好坏,对空调这类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产品而言更是如此。

  从各地空调协议供货调整价格的措施来看,一般为中标供应商定期和不定期申报价格调整信息两种,以中标供应商主动申报信息为主。但在具体的调整过程中,价格往往可降不可涨,从而使得指定代理商在面临成本压力时,往往以“无货”为由拒绝供货,不仅增加了投诉的隐患,同时也降低了采购效率。

  此外,记者观察到,个别企业在申报降价信息时,每次只降低几元,有时甚至只降1元,同期降幅远逊于其他品牌,管理部门不仅应关注中标企业是否降价,同时也应关注降价幅度是否与市场变化相同,以免协议供货定期降价规定流于形式。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