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空调网_空调采购网-政府采购信息网

环保制冷剂R290空调上市 普及还需时间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钱玮珏  发布于:2015-07-06 11:52:22  来源:南方日报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空调的环保制冷剂替代进程也逐渐加速。近日,深圳市政府从格力批量采购的243台R290空调也正式落户深圳大学,这意味着国内首批采用环保制冷剂R290的空调产品正式上市,同时也代表着空调市场的“环保新征程”正式启动。

 
    环保冷媒空调是大势所趋
 
    R22作为家用空调及中央空调中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剂,多年来凭借优异的制冷制热性能,早已成为制冷剂行业的支柱,但这种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进而引发白内障、皮肤癌等疾病,也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材料老化、浮游生物死亡等危害,因此被全球环保机构认为是必须淘汰的HCFC制冷剂。
 
    环保部环保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肖学智介绍,中国每年生产1亿多台空调,占全球产量八成,每年使用R22的量达7万吨而根据国际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全球将在2030年全面限制R22的使用。在寻找R22的替代物上,国内空调企业采用了过渡性替代品R410A,这种制冷剂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二氧化碳的2100倍,容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R410也被纳入削减的范围。
 
    为加快研发制冷剂替代产品,近年来,环保部组织国内外各有关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院所针对空调器R22和R410A制冷剂替代技术开展了大量研发、协调和技术评估工作,最终选择了以天然的R290(丙烷)作为替代品,并通过了3C认证。据了解,R290制冷剂来自天然提取物质,其对臭氧的破坏潜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3,具有非常高的节能效果,可以成为空调替代制冷剂的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提出对R22全面替代的计划。今年4月,美国针对空调窗机使用环保冷媒R290产品法案已经发布,预计后续市场将逐步出现R290产品,欧洲于去年发布了F-ga法案,逐年控制碳排放,预计后续小分体机和移动除湿机使用R290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加。
 
    在国内,环保部在《议定书》多边基金执委会的支持下,已经在中国室内空调器生产企业中开展了17条生产线的R290空调器替代改造项目,以及4条R290空调器压缩机的改造项目,并组织修订了国内相关标准,就R290空调器的能效、安全等方面开展了多项技术研发项目,确保使用R290制冷剂的空调器可靠和安全使用。为了推广新冷媒空调,今年3月,中国家电协会等还联手发布了“环保低碳标志”。据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王蕾介绍,格力、美的、海尔等多家企业的R290环保新冷媒空调已申请获得了“环保低碳标志”,今年将陆续推向市场。
 
    肖学智认为,此番,R290空调上市不仅是中国履行《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开展臭氧层保护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也将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成本高安装难,普及还需时间
 
    目前,采用R290环保冷媒的空调在国内市场开始落地了。6月28日上午,格力、美的、海尔、TCL、长虹、扬子等空调企业在深圳市联手对R290环保冷媒空调进行市场推广,其中,格力还拿了国内首批R290环保冷媒空调的采购订单。
 
    格力是国内空调企业中较早开始布局R290环保冷媒的。早在2011年7月14日,全球首条R290分体式空调示范生产线就在珠海格力电器正式竣工,并顺利通过中德两国联合专家组的现场验收,当年格力就推出了首批R290环保空调于2011年落户马尔代夫并正常运行至今。除了空调产品,格力电器还将R290应用于除湿机等产品中,2012年格力出口了R290除湿机,该系列产品2014年也在国内市场投放,今年4月格力又下线了首批内销R290分体挂壁式房间空调器。
 
    格力电器常务副总裁黄辉介绍,格力已开发出适用于国外、国内市场的R290环保冷媒空调,并已建立了全球首条R290空调生产线,还承接了两条空调生产线改造的项目。他认为,“制冷剂替代是中国空调业最紧迫的任务。”
 
    不过黄辉也表示,由于生产线改造、产品设计、安装需要不同工具和人员培训,都增加了R290环保冷媒空调的成本,目前还仅从工程市场逐步推广,何时上市大众消费市场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此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处长奥莱。尼尔森也坦言,R290环保冷媒空调普及仍有困难,一方面可燃物质,安装和维修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传统冷媒为氟化工业带来巨大收益,引入R290会引起氟化工业的反弹。不过他有信心,未来R290环保冷媒空调会达到一定规模,“中国的R290环保冷媒空调产能大约每年400万~500万台,希望今年在中国的起步销量能达10万”。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