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补贴政策成“鸡肋”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七天 发布于:2012-10-29 13:30: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到今年年底,为期四年的家电下乡政策已走到尽头。"补贴政策是否延续?"成为近期相关部门及企业热议的话题。在相关部门召集主流企业征求意见后发现,虽然2012年家电行业销售下滑,但主流企业对"政策补贴"的热情却在降低,有消息称,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等主流企业均表示了反对意见。
在主流企业看来,经过四年来多轮刺激政策出台,市场需求已基本释放,新政策出台对行业拉动作用有限,反而会因"过度保护"使产品降低市场竞争力,期望使行业尽快回到市场自由竞争的轨道上来。
众所周知,补贴政策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四年后,由于推广高能效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社会节能意识等目的基本达到,消费需求透支严重带来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经营节奏。
以"节能惠民"政策为例,2012年6月,时隔一年之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再次对高能效空调进行补贴,补贴的范围和力度都有所扩大,但一直到8月空调销售旺季结束,补贴政策并未对市场带来显着的提升效果,反而让空调企业有些"手忙脚乱"。
这是由于为应对5月之后的销售旺季,空调产品渠道铺货多集中在3~4月份。虽然当时就传出"节能惠民"政策有望对空调产品再次进行补贴,但并未有权威部门出面确认。
由于一二级能效产品多属于企业的高端产品,因此当"节能惠民"政策在空调销售旺季到来时公布后,多数企业只能用现有的高能效产品参与认证,从而"节能惠民"高能效空调价格偏高,并未使政策的刺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此外,主流企业从刺激政策中获益颇多,但中小企业同样"获益匪浅"。有媒体报道,由于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产生了这样一批中小企业:它们通过与行业协会串通,获取中标资格;由于家电下乡标识卡是企业自主申报,这些中小企业便通过销售标识卡获益。据悉,这样的中标企业完全依靠"造假"骗取国家补贴,实际没有任何产品和销售渠道。
目前,在多轮家电刺激政策实施后,经过30年"大浪淘沙"并已高度集中的家电行业开始又涌现出一批特殊的中小企业,它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相应的销售渠道做支撑,或依靠贴牌生存,或制假造假,影响着家电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由于城乡家电消费需求回落、政策效应递减后,很多中小企业已开始垂死挣扎。政策补贴已经成为"鸡肋",大企业食之无味,小企业弃之可惜。家电行业摆脱政策依赖,势在必行。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多联机采购设计先行 重在安装
下一篇:四举措应对空调投标报价漏项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北京市昌平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2020年昌平区煤改清洁能源采购项目(蓄热式电暖器)公开招标公告
- 北京市昌平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2020年昌平区煤改清洁能源采购项目(低温空气源热泵)十一至十六标段公开招标公告
- 北京市昌平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2020年昌平区煤改清洁能源采购项目(低温空气源热泵)七至十标段公开招标公告
- 2020年昌平区煤改清洁能源采购项目(低温空气源热泵)一至六标段公开招标公告
-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生态研究工程院中央空调设备采购项目(重招)(0809-1841GDG13C21A)招标公告
- ((全电子)滑县第一高级中学东校区物品采购项目(功能性教室、空调类)结果公告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抚州市分行营运用房多联机空调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采购结果公示
- 上海财经大学留学生教学服务中心装修工程空调项目中标公告
-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空调采购公开招标公告
- 集美工业学校厦门万翔-公开招标-XM2019-DZ0011嘉庚大楼五层至十层空调采购公开招标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