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 对空调企业发展更有利
政府采购信息网 作者:七天 发布于:2013-06-03 11:32:00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报
继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的补贴政策之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以下简称"节能惠民")中的空调产品补贴政策再次停止。事实上早在2013年年初,在各方热议补贴政策能否延续时,企业及行业协会的专家便发出了"停补"的呼声。
家电刺激政策使企业成功度过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内需不足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但透支消费需求的负面效果也开始逐渐显现。单纯的财政补贴已无法满足企业高速增长的需要,当企业将发展的重心由营销推广转向自主创新后,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公平环境、税收及各类费用的减免才是企业发展的真正助推力。
在节能惠民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其"双刃剑"效应越来越凸显。一方面,它对节能家电产品的推广作用巨大。在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召开的高效节能产品推广政策宣讲会上,相关部门指出,在节能补贴政策的带动下,2012年节能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中怡康研究数据显示,一年来节能惠民政策带动了3270万台节能产品的推广,拉动消费需求1154亿元。也正是在这一政策的刺激下,家用空调市场吹起了变频反攻定速的号角。在首次获得节能补贴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定速空调、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首次出现了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尽管如此,当相关部门向企业征询政策延续意见时,不少企业竟然发出了"不"的声音。目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已经向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了关于节能惠民补贴政策退出的建议文函。
综合分析后发现,节能惠民政策在某些方面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一些不法厂商伪造销售业绩,骗取节能补贴,同时能效造假也使得高能耗产品大行其道。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实施的初衷是推广节能产品、促使产业升级,但多年的政策实施下来,企业产品研发、推广从以"市场"为导向变为以"政策"为导向,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扩大产能中,这与政策实施的初衷背道而驰,同时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2年年底,二线、三线城市的空调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消费需求透支严重。因此,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才会这样说:"纯粹的财政补贴政策在某个时间段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应该退出了,接下来应该出台一些良性的、有效的、可以被监督的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
作为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海尔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企业能否从政策中获益,还要取决于企业之前的市场布局,并非全是补贴政策之功。同时,与直接导向一个补贴一级、二级能效产品的结果相比,国家政策更应该指引企业走一条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年来,空调龙头企业在做大做强以及品牌输出的道路上,不断遭遇知识产权侵犯、地方保护主义等有违市场公平的事件。与一纸补贴政策相比,政府为其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将更有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本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政府采购信息网,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采购政策不能与市场供应脱节
下一篇:商用空调低效采购待破题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 91431部队空调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公告(2017-HJ91431-1042)
- 烟台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处空调设备采购公开招标公告(三次招标)
- 萍乡市芦溪中学空调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 广东肇庆中学采购空调机公开招标公告
- 西安高新第六、七、八幼儿园空调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上海开放大学空调设备及附件和配电系统改造项目的公开招标公告
- 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新建低压房至4栋学生宿舍空调专用电缆采购(含安装调试)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 南京卫生学校食堂空调安装工程中标公告
- 江西精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关于高安市采茶剧院中央空调采购项目电子化公开招标(编号:精信-GA2017-030 )中标公告
- 学生宿舍空调清洗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